10月30日上午,“跨文化中文教学”工作坊——云体验与对谈系列(第二期)在线上举办。本期工作坊由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祖晓梅和加拿大哥伦比亚学院教授、加拿大中文教师协会会长程龙主持,邀请的嘉宾是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张英,三位专家围绕“跨文化中文教学的内容选择”展开讨论。对谈结束后开展了中华文化云体验主题活动。来自海内外中文教师、中文教育机构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参与本次活动。
围绕本次对谈的主题,张英首先分析了学者们对文化多元化的定义和分类方式。她认为,不同的定义和分类反映了人们对文化认知结构的差异,但是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来讲,伯纳德的观点具有很强的参考性,即文化的内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深奥,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为避免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交叉,“表层、中层、深层”的结构主义分类方法更有利于二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关于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的区别以及在汉语课堂上如何分布和侧重的问题,嘉宾与主持人进行了互动。张英认为这涉及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可以分为语言内的文化和语言外的文化,前者是一种依托于字面语言的文化,包括句法结构语义语用;后者是一种与交际相关的知识系统,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探讨文化。语言和交际中那些不能独立出来、只能隐含在语言之中的,可以称为文化因素,其他作为知识系统来讲授的诸多文化话题应称为文化知识。程龙提出,国外语言教学的关注点正从形式向语境(context)和实际交际(meaningful communication)调整,从交际角度出发,语言教学中关于语境文化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祖晓梅提出,文化作为一种话题使得教学内容的选择更宽泛,也增加了文化教学的趣味性。
文化大纲的研究和制定是业内普遍关心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专家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张英提到,关于文化大纲的内容框架目前还没有明确,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和以中华文化传播为目标的教学,内容框架也有不同侧重,这影响了文化大纲的内容确定。文化具有系统性和规律性,文化大纲制定的基本原则应与跨文化教学的目标一致。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文化教学内容与语言的文化内涵、规则、以及与语用背后的交际规约、文化观念有关;如果教学目标是中华文化传播,文化大纲就要考虑各种话题的选取。程龙分享了自己观念的转变,指出文化大纲应当侧重于社会文化能力(social culture competence)的培养,他通过对What Americans need to know一书的分析,认为偏语用的文化大纲是可以制定的,但是关于文化知识点和话题的大纲由于内容广泛难以实现。
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祖晓梅提议对以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内容选择和文化大纲制定这一话题进行深入讨论。程龙认为,可以把语境中的跨文化交际使用语言的过程和思考过程分解,按照步骤建立相对应大纲,为实现阶段性成果进行针对性训练。张英则认为,文化大纲的知识性很有必要,一是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传播文化还是培养交际能力,二是应在词义、词性中加入文化方面的注释。祖晓梅认为,社会文化能力包含在汉语交际能力内,态度、发现、比较、反思等能力也与汉语交际能力有关。汉语交际过程完成了文化的比较、说明、解释等,也是一种训练,用语言的功能、句式表达跨文化的话题,可以达到结构、功能、文化内容的结合。
对谈环节之后,中华文化云体验主题活动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展开。本次活动的文化主题是“悠远流韵——中国传统乐器古筝”。基地教学部门负责人陈鹤龄及授课教师侯金萍、崔溶介绍了开展体验式文化教学的有关情况,并结合古筝体验的主题,结合拉尔夫·泰勒的课程原理、语言习得“输入--理解内化--输出”过程和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理论,分享了以古筝与中国传统乐器为内容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与设计思路。
活动最后,结合在场师生的提问,张英、祖晓梅和程龙针对跨文化意识和技能教学、新兴文化教学、认知和态度融合等跨文化中文教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回答。
在公司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公司博士研究生高端学术讲坛项目的支持下,我司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孔子学院研究中心和加拿大中文教师协会联合策划“跨文化中文教学工作坊:云体验与对谈系列”系列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中文教师参与讨论。该系列活动计划持续开展四期,现已完成第一期和第二期,第三期和四期活动也在策划中,计划于2020年11月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