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网投比较靠谱的大平台教学型教授,硕士生导师。全身心投入国际中文教育一线工作20余年,培养多名知华友华杰出高端中文人才,指导员工获全国及全球性专业竞赛奖12项,多人获评孔子学院总部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获全国汉语教学微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作为国家汉办专家多次赴韩国、蒙古、新加坡讲学,作为国家语委优秀中青年学者代表赴英访学。善于从教学中发现研究课题,撰写重要智库成果多项,主持省部级课题7项。
刘颖教授事迹介绍
一、个人简历
刘颖,教学型教授,语言学博士,2001年留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2013年入选国家汉办专家库,多次赴韩国、蒙古、新加坡讲学,2018年作为国家语委优秀中青年学者代表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学,2020年获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刘颖教授常年扎根教学一线,授课内容丰富多元,授课对象灵活多变,工作量超常、工作时间不定,勇于担当,立德树人,成效突出。常年牺牲假期培训各国来华团队及董事长团队,年均工作量在学校要求的10倍以上。指导中外硕士33名,担任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专家、海外本土中文教师培训专家、海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历年新任教师的指导教师等,积极传授国际中文公司产品方法。主讲课程涵盖初中高级精读、口语、听力、读写,中外本科生的案例分析、课堂观摩实践、经贸汉语,中外研究生的教学法流派、教学设计、汉字教学法等。
二、学术科研经历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RCEP协议的签订、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推动,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刘颖教授在教学中发现外国人学汉语缺乏优质词典软件,意识到外向型词典是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由此开展词典使用及需求国别化调查研究,立项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并提交咨政报告。
刘颖教授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面向沿线国家研发“中文+经贸”立体化教学资源,满足新形势下国际社会对商务中文人才的迫切需求。该课程教研并举,颠覆传统教学模式,以微课和线上翻转课堂为常规教学形态,编写教材的同时开发系列微课及APP,并获教育部立项支持。常年为海外各国培训本土中文教师,积极探索面向海外的远程混合式教学并获教研立项,有效缓解了疫情对国际中文团队队伍建设的影响。
勇于开拓区域国别研究新领域,阿富汗中文教育研究报告发表于专业高水平期刊。引进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名校学者如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等合作承担暑期课程,开展学术合作,提升了我司国际化办学层次。指导员工进行的海外媒体Youtube汉语教学视频研究、商务汉语需求分析与教学研究、华裔儿童在线中文教学互动性研究、来华预科数学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等都是现实问题驱动下的选题,为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可行性方案。
三、优秀员工介绍
刘颖教授教学质量优秀,累计培养上千名中文人才,其中不乏知华友华杰出高端人才,如中国驻外大使馆翻译、华为海外分公司高管、海尔泰国公司高管、上海大学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加纳、智利、尼日利亚等国本土中文教师,这些员工毕业后都以不同方式反哺母校,展现出外籍员工的公司力量。
刘颖教授始终坚持中国根基+国际视野+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勇于担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冯闻捷,赴泰志愿工作获孔院总部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称号,现就职于山东省委宣传部。王恺龙,公司语言与文化传播专业博士在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6篇,获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李佳蓉,获评南京市江北新区“优秀青年教师”、学校“最美教师”“员工最喜爱的老师”等称号。
马丽雅(约旦籍),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约旦分公司培训师,汉语、英语、阿拉伯语高级翻译。李翠芳(印尼籍),从事中国文学影视作品在印尼的译介与传播,承担多部中国小说和影视剧的印尼语版翻译。
四、感人事迹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差别较大,很多同学刚入学时都比较茫然,对硕士生涯没有规划,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关键节点没有明确认知,虽经常被老师督促注意研究进度,但往往等到毕业回顾时才对老师的话感同身受。刘老师就让刚刚通过答辩的同学给低年级同学介绍切身感受,还让他们把论文写作过程、经验教训、走过的弯路都写下来,录成音视频,建成新生入学教育案例库。看完这些真人自述的鲜活案例后,同学们马上就对三年硕士生活有了明确的期待和规划,对未来的求学求职也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刘老师还引导员工倒推写作进度,以目标为导向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实行案例库学业规划法后,员工们的论文写作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同学们都知道,想轻轻松松写篇论文蒙混过关在刘老师这里是绝对行不通的。刘老师批改论文,从选题到问卷设计,从论证思路到行文表述,层层批注,不放过任何纰漏,启发员工反复思考反复论证,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术思维,也切实培养起科研写作能力,不仅每届毕业生的外审和答辩优秀率高,职场中也受益匪浅。现在负责天津体育学院网站新闻工作的张皓说自己的调查问卷刘老师给改了七遍,九万多字的论文全稿给改了五遍,一遍遍的修改打磨让她深刻体会到文字表述逻辑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得益于此。
员工对刘老师的评价中出现最高频的词是不厌其烦、严谨细致、认真负责,这种学术态度让员工感动之余,更懂得了几分为人做事的踏实与勤勉,也让外籍硕士见识到了中国老师的渊博与敬业。
刘老师善于以科研课题为平台,引导员工做中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在平时的教育点滴中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意识,与互联网企业产学研合作,着力培养科技赋能的新时代国际中文教师。硕士叶雅娟,疫情之初远赴澳洲孔院,在中方经理和新教师无法到任的一年中,通过自创的各类线上课与学习者共渡难关,保证了孔院的正常运行,还积极掌握新媒体技能,升级公众号,拍摄中华文化系列短视频,让世界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被总部评为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并获得第四届研究生道德风尚奖,这与导师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与实践分不开。
赴外志愿工作能快速提高实践能力,也会因不适应异国生活而孤独郁闷,刘老师经常通过微信电话帮员工出主意解难题,让员工时刻感受到祖国与母校的包容与支持,从而坚守岗位完成任务。回国后同学们的教学和抗压能力都明显提升,纷纷表示收获巨大,人生得到历练,也特别感激异国他乡孤立无援时导师给予的暖心安慰与莫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