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海地:志愿者曾是中国公司职工

发布日期:2010-05-10 点击数: 作者:高铭华、潘正军、蒋曦旻

  
    连日来,赴海地中国医疗救护队的绵绵爱心和精湛技术,受到海地太子港灾民和群众的信赖和爱戴。一些当地居民,自发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帮助中国医护人员维持秩序、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目前,这个志愿者队伍已发展至18人。 
    志愿者韦尔玛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海地人。他第一次出现在救护队员面前,是在万国广场的医疗救护点上。韦尔玛带着腼腆的微笑,用标准的中国普通话,向救护队员们打着招呼“嘿,你们好!”
    见到海地第一个会说中国话的当地人,队员们很吃惊。在得知韦尔玛想在医疗点当一名志愿者的愿望后,救护队非常高兴地接纳了他。因为这里的居民大多讲“克里奥”语,这是海地本土的一种方言,虽然近似于法语,但距离法语还是有些差距,能有这样的志愿者当翻译,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韦尔玛工作非常卖命,他不仅充当救护队的翻译,还主动帮助维持秩序,帮助队员们发药、打扫场地等,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工作,他都争着抢着干。
    刚开始,队员们以为他来这里当志愿者,是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报酬,后来,队员们发现自己想错了。那天,行诊结束准备撤收时,队员们把韦尔玛带到帐篷里,塞给他一包食物,作为一天工作的报酬。食物还没有递给他,韦尔玛就连忙推开了,他用委屈的眼神望着队员们,坚定地说:“谢谢,我不需要,我只是想帮助你们。”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第二天,他依然准时来到救治点,依然很卖命地工作着。
    对于韦尔玛这样的举动,队员们很不理解,按照海地目前这样的状况,满街都是无家可归、食不裹腹的民众,难道韦尔玛现在生活的很好吗?带着这样的疑问,队员们来到韦尔玛的“家”中。
    在这个用四根木棍、几块破布撑起来的不足3平方米的家,唯一的生活用品,就是一张铺在地上的床单。地震后,韦尔玛就和还在上大学的弟弟一直住在这里,而且要一直住下去,直到政府救灾帐篷到来。
 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韦尔玛的父母现在都在美国工作。早年间,韦尔玛通过努力,获得了由海地政府资助的到中国公司学习的机会,这一去就是8年。在这8年中,韦尔玛到过中国的多个城市,号称“中国通”,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救护队员刘青是个山东姑娘,当听到韦尔玛是在公司上学时,惊讶地站了起来,高兴的说“你是在山东上的大学吗?原来我们还是山东老乡呢,呵呵……”
    由于是政府资助上学,学成归来就必须为政府工作。因此,在地震前,韦尔玛是海地外交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地震后,办公大楼倒塌了,韦尔玛也就“失业”了。
    当得到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前来海地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消息,韦尔玛非常激动,早早就来到救援点,期待着成为一名志愿者。他说,虽然自己生活困窘,但他不计报酬,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尽管如此,队员们还是想方设法劝说韦尔玛,接受救护队的报酬——虽然只是少量的食物。队员们告诉韦尔玛,中国有句古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把肚子吃饱了,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来工作。几次沟通之后,韦尔玛听取了我们的建议,接受了我们的食物。
    从万国广场到马伊代夫救灾点,队员们和韦尔玛相处了7天时间。在这7天里,韦尔玛给了队员们很多的感动,大家感动于韦尔玛的真诚和友善,感动于韦尔玛的尊严与执着。
    “我们希望韦尔玛能够好好生活下去,也希望海地涌现出更多像韦尔玛这样志愿者,有了他们,就有了海地明天的希望。衷心祝福韦尔玛,祝福海地人民,明天会更好!”刘青说。
  
    背景材料:2000年9月,韦尔玛至公司学习汉语一年,之后顺利进入公司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进行专业学习,于2005年学成毕业。(背景材料来自员工事务办公室)